Saturday, March 26, 2011

恐慌漫游全球犯“抢”

  

恐慌漫游全球犯“抢”

  美国人购防毒设备韩国人买紫菜海藻抢购入侵日本制造

  恐慌漫游全球犯“抢”

  随着日本核危机戏剧性地不停出难题,全球百姓自然也跟着慌了。国际版的犯抢,在碘片、红酒、海带以及防毒面具中“乱”了四海。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日本核危机已引发全球恐慌抢购。而英国《每日邮报》则用大标题写道,“阵势就像9·11,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购买防毒面具、碘片,日本核辐射蔓延的恐慌情绪不断上涨”。

  心急乱抓药

  担忧不亚9·11美国人抢购防毒设备

  随着日本核危机蔓延,抢购潮开始了全球大漫游。《每日电讯报》以“日本核危机引发全球恐慌抢购”为题报道称,一阵核危机的恐慌已经在全球开始蔓延,离日本上千英里远的超市、药房传言能防辐射的任何东西都一售而空。《纽约邮报》报道称,害怕辐射远渡1.1万公里由日赴美的纽约人,冲进了健康食品商店。英国《每日邮报》甚至称,美国人对于日本“核震”后产生的辐射担忧不亚于9·11时给国民带来的恐惧程度。

  日本地震后,美国防毒面具等平常几乎“无人问津”的产品竟空前热销,销量水平甚至达到了9·11的“危机水平”。防毒面具、应急救生包的销量蹿涨,加利福尼亚某药店正在大量购进一种以色列平民常用的防毒面具,然后以40美元的零售价卖出。店主保罗·科秀说:“我们在过去两天卖出去的防毒面具比过去两年的还要多。”

  还有一家网店甚至恳求买家不要再订购盖格计数器(一种用于测量放射性物质的测量仪)。它在声明中写道:“由于日本的灾难,盖格计数器完全供不应求。现在积压订单太多了,请不要再下单。”

  网店一名发言人介绍说,自日本地震发生以来,他们已经销售了成百上千台盖格计数器,售价从25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

  亚洲国家离得近 紫菜海藻成“宝贝”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距离日本很近的韩国民众也担心日本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到达韩国。紫菜、海菜等海藻食品可有效消除核辐射危害的说法在韩国民众中间传开后,韩国市场出现了海藻类食品的抢购潮。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一家大型超市摆放干紫菜、干海菜等海藻类食品的架子已经“空荡荡”。

  据这家超市负责人介绍,从15日开始顾客抢购超市内的海藻类产品,购买数量远远大于平时。

  在亚洲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则出现一股碘酒抢购风,世卫组织还因此警告民众不要服用和涂抹这种通常用来清洁伤口的杀菌剂。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药剂师保罗·霍说:“简直是疯了。人们得知日本的情况后,纷纷购买碘片,可是大多数药店没有货。还有短信和电子邮件疯传可以把碘酒涂抹到脖子周围,这样有助于减少辐射吸收。”

  据法新社报道,芬兰最大的连锁药店宣布,由于担心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影响芬兰,远离日本的芬兰国内也出现抢购碘药剂的热潮。

  切尔诺贝利阴影国家 经验老到抢红酒

  《每日邮报》的报道则转向了俄罗斯等曾为核辐射担惊受怕过的国家。报道称,俄罗斯红酒和海藻卖完了,更远一点的保加利亚则是碘片不足了。

  报道写道,无论是多少科学家向百姓保证,日本以外的辐射程度不足以对健康构成威胁,百姓就是不相信,成千上万的人轻信于谣言和祖辈儿的老经验。

  曾遭受切尔诺贝利和灾难的俄罗斯人则大量购买红酒和海藻。这是因为前苏联政府在当时发生灾难时曾推荐海藻和红酒,因为这两样都能预防辐射。

  在俄罗斯的最东边,含碘的药品也销售一空,此外,面膜、放射性剂量仪也都供不应求。伏特加酒也随着谣言称其能防辐射而销量大增。

  保加利亚也是受过切尔诺贝利伤害的国家,人们都按照老经验抢购红酒。尽管距离9600公里,日本核辐射对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保加利亚还是出现碘短缺。乌克兰防辐射的东西则盯上了辣椒。

  恐慌大漫游

  美国抢字当先 八成民众“心慌慌”

  日前,《华尔街日报》一项“你担心日本核辐射危险扩散吗?”的调查中,929名参与投票的人里,82%,也就是将近760人都投出了“担心”票,不担心的人只占到14%。而这份担心,率先飘到了美国。“我认为这不大可能,这次事故会把任何可探测的辐射带到美国本土。”核专家刘易斯说。尽管如此,日本地震前脚发生,碘化钾和辐射探测器便开始在美国热销。《洛杉矶时报》报道称,自11日日本地震以来,美国全国的一种辐射探测器和碘化钾补充剂的销量飙升,原因是一些美国人担心日本核电站释放的辐射会扩散到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家碘化钾公司负责人的话说,“我们过去三天的销量超过了过去三年的销量。”

  而关于日本的有害核辐射物质将从日本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消息一出,碘片的销量更是达到了“疯狂的程度”。网络销售商NukePills.com的碘片销售量达到了25万片,该销售商说:“满是订单,我们正尽可能快地把药品发出去。”按这家企业的说法,库存碘片已售光,口服液态碘也迅速告罄。“因日本核危机,我们的运货遭耽搁,可能耽搁一周或更长时间。”

  抢购潮扩大 入侵“日本制造”

  如果因“核辐射”引发的抢购是前奏的话,如今似乎看不到头的日本核危机则将“抢”字不断拖进日本制造。

  从国内香港突然抢购日本奶粉,在韩国,出售日本婴幼儿用品的购物网站和大型卖场也立刻出现了抢购现象。

  据购物网站 G-market透露,日本发生大地震后的12日至14日,日本产纸尿裤生产商花王和大王的产品销量分别比地震发生前增加了168%和55%。

  购物网站“11街”情况也是一样,11日至14日“MOONY”、“花王”、“大王”牌纸尿裤销量分别比一周前增加156%、134%和55%。因为出现脱销现象,一些育儿相关网络社区不断有人留言称:“各销售网站都出现脱销现象,真想哭。”16日,居住在日本的主妇们甚至通过各网络社区留言称:“同样都是做母亲的,听到抢购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日本都不够用,希望大家能让一让。”

  此外,《今日美国》报道称,美国人正在抢购丰田普锐斯、本田飞度以及其他一些在日本生产制造的节能型车辆,抢购姿态一如风暴来临前人们去超市抢购面包和牛奶。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报告显示,日本地震有可能引发下游企业对芯片的恐慌性抢购。报告内容中披露,全球电子行业的许多OEM厂商将恐慌性抢购半导体和电子元件。部分经销商已经表示,由于客户担心供应中断,因此出现了“订单激增”。

  链条式反应

  抢购过后 通胀通缩恐来袭

  美国政府反复强调说,美国西海岸距离日本8000公里,因此不会受到核辐射的威胁。美国总统奥巴马15日晚在匹兹堡市接受采访时呼吁民众保持冷静。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也表示,食用裙带菜等碘含量丰富的食品可以减轻辐射的传闻也是子虚乌有。世界卫生组织接连表示,未发现日本核辐射扩大以及日本放射性超标食品扩散等。尽管全球辟谣一波接着一波,但还是没有压住抢购风。

  对此,《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面对全球各地的抢购潮,各国央行官员和全球投资者都在琢磨是否会引发通胀和通缩。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可能性都有,而令人担心的是这两者都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有可能先出现通货膨胀,而后演变为通货紧缩,进而引发程度更为严重以及更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

  在全球其他地方,市场预计日本将把更多的能源需求从核电转移至天然气。天然气价格已经作出了反应。油价也可能会从这一替代效应中受益。福岛核电站已使人们对于核电站的安全性打上问号。

  报道提醒称,各国央行不愿过早让经济刹车。他们还在紧盯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会把任何通胀都视为“暂时现象”。由于担心各自负债过多的经济会陷入衰退,央行官员们并不愿让经济增长速度降得太快。等到决策者正式关注通胀问题的时候,恐怕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已难以动摇了。

  届时,央行较高的储备金、失控的政府财政,再加上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预期,将至少导致全球陷入与上世纪70年代一样的糟糕境地。

  数说

  抢购速度以秒计算

  ●400美元

  美国一家碘制剂销售商Anbex如今的碘片下单速度算得上是 “以秒计算”,该商家预计,4月18日前不会有新货供应。在亚马逊和易趣等销售网上,原价为9.99美元的包装为14粒的碘片甚至可以卖到400美元。

  ●100个电话

  林肯公园附近一家药店的助理经理考克斯说,他过去几天差不多接了100个咨询碘化钾的电话,虽然商店里仅有的几瓶2盎司装的碘化钾周六就卖光了。

  ●10000盒

  12日当天,美国弗吉尼亚药品生产商安贝克斯 (Anbex)卖光了库存的1万盒14片装碘化钾药片,而新的订单正接踵而至。没有买到的人十分恐慌,有的甚至大哭大叫。

  本版文/记者王进雨黎史翔制图/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