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6, 2011

除了谴责“金泉少侠”还应该做些什么

  近日,一位母亲抱着患了眼癌的幼女,跪地前行一千米,引来媒体关注。原来她在天涯社区发帖求助,版主“金泉少侠”替她策划,以网民“广州的富家公子”为马甲发帖,称如果她从广州大道抱着孩子一直跪爬到体育中心,立马让人当场捐钱两万元,事后又故意“食言”,激起网民对“公子”的愤怒与对幼女的同情,炒作大获成功,很快获得捐款近30万元。可马甲一事随即被揭露,“金泉少侠”被撤了版主之职。

  此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抨击者说,无良策划透支了网络善意,会令社会信任崩塌,连天涯的主管也声讨此举突破了道德底线;支持者说,要不是网络策划人采用这种极端炒作方式,那么这个患了眼癌的才六个月大的小女孩的生命,又会有谁来关注,有谁来援救呢?

  毫无疑问,善意的谎言也是有底线的,以欺骗的手法实现真实的慈善也绝非正道。有人谴责“金泉少侠”的策划透支了道德,但是,此前幼女的母亲求助过慈善机构,没人给她捐钱,给很多报社、电视台打过电话,没人跟她进一步联系,她也曾经发过很多帖子,但都没有人关注,这时道德还未被“透支”,为什么用了“透支”的办法才见效?对 “金泉少侠”的谴责不能代替对道德运行机制的探讨。

  人口众多,医疗保障制度严重滞后,慈善机制又大大落后于社会慈善热情,被病击中击毁的家庭数不胜数,没人理会这位母亲可以说是“正常”的,她的诉求淹没在无数的同类诉求中,就像一滴水落在大海里,连个涟漪也泛不起。

  自己不是亿万富豪,又想帮助这位母亲,挽救一个幼小的生命,怎么办?常规的呼吁无人理,只能采取非常规的手法。“金泉少侠”用马甲去跟帖,又用版主的身份去骂“广州的富家公子”,自己跟自己展开骂战,以便让“富家公子”最大限度地引起公愤,这就是“合理”的“非常规”手法。“金泉少侠”深谙社会“不平之气”对“策划”的重要作用,他说自己一直在研究传播规律,发现除了“恐慌、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外,“愤怒”排第二,只要是能引起公愤的东西,一定会引起大规模的关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知名的网络推手,不管炒作的是无聊的还是有意义的事件,他用来“炒”的不是“铲”而是“剑”,挑起的是社会的“愤怒”神经。

  而这,无疑是一剑击中了要害。就“跪行救女”炒作而言,社会对富二代种种无良表现累积的怨气,便成了最好的“炒点”,一炒就火,一点就爆。如果说“金泉少侠”炒红“小月月”,是借力人们对一个无比雷人的“极品女”的娱乐性的恶意嘲笑,那么“跪行救女”借力的却是社会更普遍的对富二代的仇视心理,是借助于对强势者的“憎”来引导对弱势者的“爱”。

  谴责“金泉少侠”是容易的,但是谴责过后呢?如果再出现一个类似的急需救助的母亲呢?恐怕这才是社会应该用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