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人类陶冶与稻作文明起源》首发式在昌举行

  中广网南昌12月30日消息(记者胡啸 通讯员陈风华)12月30日上午,《人类陶冶与稻作文明起源-----世界级考古洞穴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大型图册首发式在昌举行。省政府副省长孙刚出席首发式并讲话,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林森出席首发式。全国著名考古水学家严文明发了言,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大不列颠科学院院士巴翱夫及省文化界、考古界、社科界、出版界负责同志和参与审定的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首发式。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江西考古工作者曾对万年仙人洞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进入90年代,193年和1995年度,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联合组成中美农业考古队,又两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发发掘和采样。1994年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两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通过前后五次考古发掘,特别是中美农业考古队的两次联合发掘,证实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两洞穴的原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尤以稻属植硅石和早期原始陶器的发现更引人注目,可称是惊世的两项重大发现,从而震惊中外,引起了中外考古、历史和农史学者的极为关注和瞩目。

  为深切怀念仙人洞人那种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进一步弘扬仙人洞人那种科学创新、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加大对仙人洞、吊桶环两个世界级考古洞穴的宣传力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让仙人洞人的科学创新精神在新世纪得以传承和光大。在省政协的高度重视下,2010年初,以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考古为主体的《人类陶冶与稻作文明起源-----世界级考古洞穴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正式立项并启动编撰。在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和万年县政协统一组织下,数十位中外著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历时一年,披阅再三,几易其稿。

  该图册突破以往历史考古书籍多以叙述为主的旧模式,融科学性、知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力求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文字则以精炼简白见长,让事实说话,以实物为证全书约13万字,图片达1280帧,配有中英双语文字,以提升其学术价值、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达到了国际图书出版权输出的要求。该书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较系统地展现了历次考古发掘,特别是两次中美农业考古及多科学性综合研究的全过程,重点展示仙人洞在稻作农业和陶器发明两项惊世的伟大创造与发明,充分展现了江西在中国早期文明及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卓越地位。

  据悉,日前该大型图册由江西美术出版集团话旗下的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江西省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考古发掘历史全程的图册,兼具权威性、史料性和实用性,是一部具有赣鄱风韵和地方特色的史学精品和文化精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