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沙雅县20头野放家鹿已与野生马鹿自然合群 一只感染死

  亚心网讯(记者 钱毓)“12月下旬,我们观察到野放家马鹿已经开始和野生马鹿自然合群,它们集中在南北15公里、东西20公里的区域活动,野放的马鹿今年越冬不成问题。”29日,沙雅县林业局局长王强告诉记者。这也表明,“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扩群复壮项目”正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沙雅县20头野放家鹿已与野生马鹿自然合群一只感染死
? 马鹿群冲出围栏大门奔向大自然。亚心网记者 钱毓 摄

  塔里木马鹿是我国的特有物种,曾在塔里木河流域广泛分布。但随着人类活动增强和塔里木河流域环境退化,导致塔里木马鹿栖息地缩小,野生种群数量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1.5万头锐减为目前500头,其中近300头活动在沙雅塔里木河流域,目前已被列为国家濒危物种。为此,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和自治区林业厅实施“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扩群复壮项目”,8月中旬在沙雅县实施首次野放。8月17日上午,20头圈养纯种塔里木母鹿在沙雅县坡墩天然林场实施野放,其中有10头野放鹿的颈部安装了卫星芯片项圈,以便今后跟踪监测。

  王强介绍,当地林业部门观察到野放家鹿与野生马鹿自然合群的地方,位于野放点10公里处。“野放的马鹿戴着项圈,护林员一眼就辨认出来了。它们和野生马鹿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关系比较融洽,相互之间挨的比较近。”

  野放点胡杨密布,遍布马鹿爱吃的野生甘草、芦苇、罗布麻、红柳等植被。“特别是塔河支流距离野放点只有数百米,马鹿的饮水条件好,人为活动相对较少。”王强说。野放点周围原本就有数十头野生马鹿在活动。护林人员看到的最大一群有野生马鹿有十七八头,具有较好的家鹿与野生鹿自然合群的条件。

  考虑到野放的20头家鹿是在人工喂养的环境下长大,野外自然觅食可能存在困难,当地林业部门在野放后的一个月,首次分批投放了5吨苜蓿。“但我们发现野放的家鹿没有吃我们投放的草料,看来它们很快已经适应了野外的生活。”王强说。尽管如此,随着严冬的到来,林业部门依旧担心野放家鹿在野外生存会更加艰难,因此计划在元旦之后投放第二批草料。

  阿克苏地区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主任吐尔逊·吐拉克认为,今年是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水情最好的一年。“有两次来水高峰,塔河流量甚至超过1500立方米/秒,对植被生长非常有利,形成了更多的自然水坑,为野放马鹿的秋冬季饮水和觅食提供了保障。”

  自治区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史军表示,如果此次野放的家鹿能顺利越冬并与野生马鹿自然合群,明年还将考虑野放第二批纯种家养塔里木母鹿,以逐渐达到正常的种群繁衍数量。有关部门将根据卫星跟踪监控系统,全程监控塔里木马鹿野放后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将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2001年8月,新疆首次对“普氏野马”实施野放。在各级林业部门的监护下目前已完全野化,种群也在不断扩大中。

  一头野放鹿死于伤病感染

  由于伤病的缘故,一头野放的家鹿在野外死亡。

  王强告诉记者,野放后一个月后,这头野放家鹿死亡后,被人们发现。王强说,坡墩天然林场周围大型野生动物除了野生马鹿外,还有野猪,可能还有更大型的野骆驼。“这头家鹿大腿受伤,估计是受到形体较大的野生动物的惊扰后在奔逃中被树桩刺伤,之后伤口感染化脓,无法觅食而死亡。”

  当地林业部门说,目前的监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比如,马鹿的疫病监测就存在困难,“因为林区植被覆盖度较高,马鹿在灌丛里活动较为隐蔽,不好发现。”

  同时,由于没有必要的车辆和望远镜这样的监测设备,也给野放马鹿的野外观测带来了难度。

  ? 新闻链接:

   20头塔里木马鹿新疆沙雅成功放野

   新疆启动塔里木野生马鹿种群扩群复壮项目

   新疆首次放野20头濒危动物塔里木马鹿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