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新疆胡曼:青春在公路上演奏着人生华美的乐章

  塔城公路总段总段长胡曼同志,作为全疆公路系统唯一的女总段长,她倾心奉献公路事业,锐意改革创新,带领公路职工“守护生命,保障畅通”,用青春和热血在千里公路线上演奏着人生华美的乐章。

  胡曼同志多年来团结带领塔城公路总段广大干部职工,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精神和以段为家的无私奉献情怀,围绕构建和谐公路和建设创新型行业的工作目标,以服务、创新为立足点,以提升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发扬“辛苦我一人,幸福行路人”的精神,精细管理,精心养护,把一条文明和谐的公路延伸到各族人民的致富路上和心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可喜成绩。塔城公路总段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自治区文明行业”、“自治区交通系统行风建设示范窗口”、“自治区第七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全国文明单位”等50多项殊荣,尽显新疆交通人风采。总段长胡曼也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交通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创建文明行业先进个人”、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先进个人”、国家交通部“巾帼建功”标兵以及塔城地区“十大杰出青年”、塔城地区“青年五四奖章”、塔城市“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改革创新唤醒人心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她以清醒的头脑和过人的胆识,对养护机制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突破性变革。一是突破“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和分配机制,打破档案工资,实行全员工资全额浮动,积极推行计件付酬办法。二是突破固定不变的道班管理模式,由“将点兵、兵择将”的方式重新组合站内人员,积极改革内部人事用工制度。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胡曼又提出了“两个打破”的改革思路。一是打破传统养护模式,全面推行养护招投标制,积极建立公路养护内部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并提出完善总段小修保养定额,制定小修保养工程费用编制办法,推出了小修保养质量评定规程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二是进一步打破分配机制,对养护站实行计量支付,对职工实行定额管理,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举措的实施在全总段范围内又引起了极大反响,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成为一股不可阻拦的潮流。

  改革的推进和实施,不仅使总段职工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树立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观念,而且职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公路养护工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所的生机与活力。塔城公路总段的改革成绩和养护工作正成为全公路系统的一个典范。

  率先垂范凝聚人心

  “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自不正,虽令不从”。多年来,胡曼不但要求自己身先士卒,更要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强调“无言之教”,即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她做工作的特点也是这样,有安排,就有落实。在这一点上,她很强硬。她说:“一个单位发展靠个人不行,要靠大家,要密切干群关系,培养职工的集体荣誉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

  为切实提高各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她倡导实践了创建“五型”领导班子活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凭“德”和“政绩”用人的原则,积极推选科级干部竞聘上岗,真正把群众公认的、有强烈事业心、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 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为配合创建“五型”班子活动,进一步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包段蹲点制度,又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股室,学习型个人”主题活动。

  结合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她提出要从构建和谐公路的高度出发,建设好一个服务大众、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服务型班子。变工作方式,变工作作风,变空话为行动,变形式为实效。她说,真正的力量要靠人格的力量去体现。人民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职工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诠释服务型班子的内涵。

  在创建服务型班子的过程中,塔城总段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为社会服务。依据总段实际和自治区公路管理局便民措施,出台了6条便民措施,“一切为了行车人,一切为了行路人”,并多方落实了这项“暖人心”工程。二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一线职工服务,心中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职工的贴心人。推出了承诺:无论是领导,还是业务干部,要不讲任何条件地为生产一线服务。无论一线职工什么时候来办事,无论各业务干部有什么样的工作,即使正在作报表或记帐,都必须尽快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为一线来办事的职工服务。并再次重申了“首问负责制”。减少了推诿、扯皮现象,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一线职工的称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